close


                                                                                    ~太魯閣遊客中心~

【聖嚴法師 108 自在語】

病不一定苦,窮不一定苦,勞動不一定苦,心苦才是真正的苦。 


聖嚴法師--

有一些人背後說你的壞話,是由於嫉妒,若不說你壞話,不能顯示出他比你高明,不能襯托出他的優越。

另外有一種人不是存心使壞,只是有使壞的習慣,喜歡東家長、李家短,愛說張大娘怎麼樣、李大媽又怎麼樣,若你問他為什麼要說人壞話,他卻不知道那是說人壞話。張大娘、李大媽不一定有那麼壞,他就是喜歡繪聲繪影,加油添醋,讓人家聽得很有味道,他自己講得也很過癮。這種蜚短流長的壞毛病,我們自己也曾經犯過,我們周遭的人也多少有這種問題,那你就把它當作一件理所當然的尋常事來處理,以平常心看待,何必生氣。




【弘一法師:佛說人生是苦的目的為令眾生皆得安樂】

佛指示我們,這個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義的人,就生起錯誤的觀念,覺得我們這個人生毫無意思,因而引起消極悲觀,對於人生應該怎樣努力向上,就缺乏力量,這是一種被誤解得最普遍的,社會一般每拿這消極悲觀的名詞來批評佛教的,而信仰佛教的,也每陷於消極悲觀的錯誤,其實'人生是苦'這句話,絕不是那樣的意思。

凡是一種境界,我們接觸的時候,生起一種不合自己意趣的感受,引起苦痛憂慮,如以這個意思來說苦,說人都是苦的,是不夠的,為什麼呢?因為人生也有很多快樂事情,聽到不悅耳的聲音固然討厭,可是聽了美妙的音調,不就是歡喜嗎!身體有病,家境困苦,親人別離,當言是痛苦,然而身體健康,經濟富裕,合家團圓,不是很快樂嗎!無論什麼事,苦樂都是相對的,假如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說人生是苦,豈非偏見了。
那麼,佛說人生是苦,這苦是什麼意義呢?經上說:“無常故苦”一切都無常,都會變化,佛就以無常變化的意思說人生都是苦的。譬如身體健康並不永久,會慢慢衰老病死,有錢的也不能永遠保有,有時候也會變窮,權位勢力也不會持久,最後還是會失掉。以變化無常的情形看來,雖有喜樂,但不永久,沒有徹底,當變化時,苦痛就來了。所以佛說人生是苦,苦是有缺陷,不永久,沒有徹底的意思。學佛的人,如不了解真義,以為人生既不圓滿徹底,就引起消極悲觀的態度,這是不對的,真正懂得佛法的,看法就完全不同,要知道佛說人生是苦這句話,是要我們知道現在這人生是不徹底,不永久的,知道以後可以造就一個永久圓滿的人生。等於病人,必須先知道有病,才肯請醫生診治,病才會除去,身體就恢復健康一樣。為什麼人生不徹底不永久而有苦痛呢?一定有苦痛的原因存在,知道了苦的原因,就會盡力把苦因消除,然後才可得到徹底圓滿的安樂。所以佛不單單說人生是苦,還說苦有苦因,把苦因除了就可得到究竟安樂。學佛的應照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學,把這不徹底不圓滿的人生改變過來,成為一個究竟圓滿的人生。這個境界,佛法叫做常樂我淨。
常是永久,樂是安樂,我是自由自在,淨是純潔清淨。四個字合起來,就是永久的安樂,永久的自由,永久的純潔,佛教最大的目標,不單說破人生是苦,而是主要的在於將這苦的人生改變過來,(佛法名為“轉依”)造成為永久安樂自由自在純潔清淨的人生。指示我們苦的原因在那裡,怎樣向這目標努力去修持。常樂我淨的境地,即是絕對的最有希望的理想境界是我們人人都可達到的。這樣怎能說佛教是消極悲觀呢。
雖然,學佛的不一定能夠人人都得到這頂點的境界,但知道了這個道理,真是好處無邊。如一般人在困苦的時候,還知努力為善,等到富有起來,一切都忘記,只顧自己享福,糊糊塗塗走向錯路。學佛的,不只在困苦時知道努力向上,就是享樂時也隨時留心,因為快樂不是永久可靠,不好好向善努力,很快會墮落失敗的。人生是苦,可以警覺我們不至於專門研究享受而走向錯誤的路,這也是佛說人生是苦的一項重要意義。(轉載新浪博客)







~明德心靈書坊~

 

從生到死有多遠,呼吸之間;
從迷到悟有多遠,一念之間;

從愛到恨有多遠,無常之間;
從古到今有多遠,談笑之間;

從你到我有多遠,善解之間;
從心到心有多遠,天地之間;

當歡場變成荒台,當新歡笑著舊愛,
當記憶飄落塵埃,當一切是不可得的空白,
人生,是多麼無常的醒來!
 
 
 
 
達摩祖師說:“不謀其前,不慮其後,不戀當今。”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窮也安然,富也安然。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這才是真正的解脫。你內心安適,就會俯仰無愧,從一天到一年,從一年到一生,活得踏實,秒秒感受安詳,活在至真、至善、至美中,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有矛盾?就是因為“我慢”,認為“我”的觀點是對的,一定要按“我”的觀點做,用“我”的想法要求別人。其實換個角度就知道:站在你的立場是這樣,站在他人的立場未必是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因緣、福報,你要求別人和你一樣,讓他們按照你的觀點去做是不可能的。






佛告訴我們,貪心變餓鬼,嗔恚墮地獄,愚癡變畜生,三惡業是因,三惡道是果報。我們在這個世間造了貪嗔癡的業,你要沒有能力超越六道輪迴,換句話說,三惡道的果報你沒有辦法不受。 ——淨空法師法語錄




如果有人在付出愛時總帶著期待,
時時提醒著我們他是如何如何的辛苦,
犧牲了多少,付出有多多多多......
你感覺如何?

這種愛伴隨的是壓力與軟性的勒索而非支持.

 ~這種愛....有時還伴隨著掌控欲....真是讓人無福消受~
負擔往往是苦,但有些負擔卻是甜蜜的!



佛說:「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人永遠孤獨寂寞。


你整天愁眉,自然生出苦臉;你一臉怒氣,必定生成怨相;你樂觀和善,當然慈眉善目。

哲人道:10歲前的相貌,是父母給的,30歲後的相貌,是自己修的。

表情是瞬間的相貌,相貌是凝固了的表情。

從今天開始,每天微笑吧!世上除了生死之外,其它都是小事。~轉載~




造業時
總認為自己是對的
理由也充份

可旁觀人卻發覺有問題

這往往緣於自私
為無明所蔽

故要時時觀照自己起心動念
不令放逸隨順習氣才好!!         分享自~FB~幻觀~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講話不要做「烏鴉嘴」.要做「喜鵲報喜」;
待人不要做「相鬥雞」.要做「鳳凰來儀」;
處世不要做「木頭人」.要做「微笑彌勒佛」
多說好話,常行好事,時時反省,常常歡喜。

笑口常開好運來
文 : 許甄玲 /分享自FB~
Changshing Tsai



你是你人生的作者
何必把劇本寫得苦不堪言




【煩惱即機會】

你生氣,是因為自己不夠大度;
你鬱悶,是因為自己不夠豁達;
你焦慮,是因為自己不夠從容;
你悲傷,是因為自己不夠堅強;
你惆悵,是因為自己不夠陽光;
你嫉妒,是因為自己不夠優秀。

每一個煩惱的根源都在自己這裡。
所以,每一次煩惱的出現,都是一個給我們尋找自己缺點的機會。

加油!Yes I Can!



一個人如果學會了找藉口~就很難再學會其他事了



凡事無需等待別人認可,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就行。







「苦」是指觀念上的苦。是「心苦」,人生觀念如果老是以自我為中
心,就會作繭自縛、自找麻煩。

「苦」是人的憂、悲、苦、惱等情緒反應,情緒反應從自我觀念產生。苦不是與生俱來,也不是一成不變,觀念一變,心中不以為苦,就不覺痛苦了。 

正確的觀念很重要。生命是因緣和合而成,所有事物不是永遠不變,是暫時的存在。體認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想要逃避痛苦,而能夠面對、接受,努力,而不憂慮。

一般人所謂的「入世」比較接近「戀世」,是貪戀世間的虛名、浮利、男女情愛,及種種虛幻不實的享受。真正修行雖身在紅塵,但不被世間種種誘惑困擾、淹沒,這是真「入世」,也是真「出世」。

唯有做到入世而不戀世,既不眷戀世間,也不逃避現實,才能真正離苦得樂。
全文請見 參諦瑜珈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floatelsa/article?mid=1539&prev=402&next=1537



人如果追求表面的美麗,
你只會對自己越來越失去信心。

若追求的是內心的寧靜自然,
就會越來越覺得充實。~FB明德心靈書坊~




路窄的地方,要留一點地方讓別人過......
美好的味道,要留一些讓別人品嚐...

喜歡聽別人的八卦,不如想想自己的過失....
喜歡說自己的優點,不如說說別人的善行....
~
幸福快遞~




有時候,沉默是最好的答案.~達賴喇嘛~



心若計較,處處都是怨言...
心若放寬,時時都是晴天...




人與人交往,更多的不是改變對方,而是接受對方,如果光想著改變對方,那不是生活,那是戰爭。

命運不是一個機遇問題,而是一個選擇問題,它不是我們要等待的東西,而是我們要實現的東西。

把彎路走直的人是聰明的,因為找到了捷徑;把直路走彎的人是豁達的,因為可多看幾道風景。路不在腳下,路在心裡。




任何情況下,背後不說他人是非。
如果一定要你說,說好話。多個朋友是好事...即使不是很要好的...(更何況她還是姐妹)
總比因為自己說話不慎重不思考而多一個敵人好得多...
偶爾傻一下有必要,人生不必時時聰明....


不要等待,真正屬於你的機遇不多,行動永遠比幻想重要;不要抱怨,要直面矛盾和問題,怨天尤人只能證明你的無能;不要濫交,有仨倆知己足矣,別妄想和誰都要成為朋友;不要浮躁,有空去旅行,去讀書,用環境陶冶身心,用知識充實靈魂;不要後悔,只要是你選擇的,就算再艱難再無奈,也要咬牙走下去。 —— 岩松經典語錄




別嫉妒吧~.....嫉妒是一把刀...
他不是插在別人身上...
就是插在自己心裡...




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時越來越寬容,什麼都可以接受。

相反,
我覺得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
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
知道不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而後,做一個純簡的人。

——《阿甘正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洪貞 的頭像
    洪貞

    cyc99508的部落格

    洪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