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拉松跑者的殺手~腳底筋膜炎~


一、前言:


近幾年來,路跑馬拉松運動在台灣地區極為盛行,而且為不分階層人士、不分年齡所熱愛,參加比賽的人數也愈來愈多,幾達上萬之眾。參與跑步者的年齡小至78歲開始到80幾歲者仍大有人在。由此可見路跑馬拉松這項運動較不受體形與年齡的限制。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的練習時間內達到一定的水準。


在這些參與路跑馬拉松運動的跑者為了在比賽中能順利完成比賽或為了爭取較佳的成績,平日所做的訓練則不斷的增加,過去幾十年來路跑或馬拉松訓練由每星期780公里推進到一百多公里甚至達200公里的也有。也就是說跑者平均每天要跑上340公里,在這如此大量的訓練與密集的比賽過程中,就高度可能造成一些莫名的運動傷害出現,而多數跑者卻又為了訓練與比賽而不重視這些傷害的存在,或者對運動傷害的處置過於掉以輕心往往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造成日後治療與復原困難甚至就此結速運動生命實為可惜。


所有愛好路跑馬拉松運動的跑者,為延續其運動生命,路跑或馬拉松訓練時應特別注意自己身體所發出的傷痛警訊,尤以近來常見出現於路跑馬拉松運動跑者中的「腳底筋膜炎」即為應特別小心與注意必免它成了馬拉松跑者的殺手,以下列出幾點提供所有愛好路跑馬拉松運動跑者參考,更渴望大家身體健康,跑向所有馬拉松大道。


二、腳底筋膜炎簡介:


        足部位於人體的基部,跟房屋的地基一樣,如果地基不穩,會造成房屋結構不良。腳底筋膜炎大都與足部內部結構異常,及當腳部活動量增大或負荷加重時有關。所以腳底筋膜炎常發生於需要經常步行、站立、負重,及穿不適當鞋子的時候。由以馬拉松跑者為常見。


三、病徵:



腳底筋膜炎患者最初出現的不過是腳跟痠痛,但日積月累情況惡化,一日早上起床,當腳跟第一步著地時,會痛得很厲害,當步行了數分鐘後,痛感會漸漸減退。雖然短暫的步行可以減輕腳跟的痛楚,但是當步行、站立或跑步的時間久了,痛楚又如影隨形的慢慢浮現。導致:病情繼續發展,最終會引致足跟起骨刺。最後因行走時,為了避免腳跟疼痛而步姿相應地改變。腳部著力的不當,引至髖、膝、踝等關節產生毛病。下背痛,脊骨移位也是常常與長期腳底筋膜炎有關。當骨刺形成後,行走時,跟骨滑囊,跟底脂肪墊,及腳底肌膜,會受骨刺的擠壓和刺激,不斷導致發炎引起疼痛,到時治療的困難度就大為提昇。


原因:長時間腳部運動如:馬拉松跑者體重過重者,長時間穿高跟鞋或站立者如:專櫃營業員、交通警察即是。扁平足者,或過度行走者如:軍人行軍、帶團導遊等都是引發腳底筋膜炎的原因。


四、腳底筋膜炎治療:


使用負壓力原理作為協助治療,鬆弛患者的腳底筋膜四周部位,並增加腳底筋膜的活動及減輕痛楚。


定型腳墊:訂做合適的鞋墊來改善腳部力學機制。


脊醫矯正術:矯正於足底筋膜,舒緩筋膜的張力及增加血液循環。


運動治療:可多作足部運動鍛鍊,增強足部及腳掌筋肌。並應保持良好的站勢,避免損害足部及腳掌。


藥物或復健治療:輕度患者可進行消炎止痛治療。若使不住痛,可直接在疼痛點做局部注射(類固醇加上局部麻醉劑)。


物理治療:利用超聲波、干擾波等能增加足底血液循環,有助消炎。


居家運動:熱敷浸腳,可促進血液循環,舒展腳筋;



1. 用溫熱水浸腳 10 分鐘後,塗少許潤膚乳液,用手輕輕按捏腳弓,是向上施壓,而非在疼痛的地方按壓。


2. 坐著用腳輕踩小球或圓狀物件,運用腳底輕輕滾動球,按摩刺激腳弓;鞋子要注意換成氣墊,而且是軟底的,不要站立或走動過久。



台灣地區每年在9月開始近入路跑、馬拉松旺季,不少路跑馬拉跑者正緊鑼鼓密加緊練跑,不過也有不少跑者在賽事還未「鳴槍」之前,就早已先向骨科醫生報到了,因為有為數不少的跑者在路跑、馬拉松開季之前加強練跑而引致腳底筋膜炎,甚至惡化至腳底骨刺等症狀出現。醫生警告,跑者患上腳底筋膜炎或腳底骨刺,若沒適當治療,惡化機會很大,就如同中國短跑好手劉翔一樣患上的「阿基里斯肌腱炎」一樣。


台灣地區每年參加馬拉松的民眾不下數十萬人,但未必個個是田徑科班出身的運動健將,部分人平時不常運動,為備戰卻忽然緊密練跑,因此增加腳部扭傷拉傷的機會,嚴重者就現了腳底筋膜炎,甚至腳底骨刺。


另外有些路跑、馬拉松跑者,長期就有練跑的習慣,也曾有腳底筋膜炎(或自己跟本不清楚的傷痛?)的病史,近期為了比賽而加強加量練跑,因此即可能引發腳底骨刺,而腳底骨刺則是因腳底筋膜炎病情的持續,且疏於治療或治療不當而引起的發炎位置變硬,形成如鈣化現象,走路或跑步甚至站立時便會感到疼痛的狀況。


提醒愛好路跑、馬拉松的跑者,如果患上腳底筋膜炎或腳底骨刺,如沒適當的治療或休息,病情惡化的機會很大,如劉翔一樣患上的「阿基里斯肌腱炎」一樣。


 


腳底筋膜炎或腳底骨刺,相較阿基里斯肌腱炎簡單,毋須手術。治療主要是矯正腳底筋膜,紓緩筋膜張力,並利用超聲波、干擾波等增加腳底血液循環,消炎及令筋腱軟組織變軟,疼痛就會減輕。病情較輕者,二至三次治療便能見效,但腳底骨刺則要十至廿次以上。


   建議備戰參加路跑或馬拉松比賽的愛好者應注意:


1.控制體重,避免身體過度肥胖加重腳部負擔。


2.選一雙專業合適自己腳型的運動比賽鞋跑步,例如鞋內設計需具有支撐腳部內足弓的構造,後跟的鞋墊要稍微柔軟,有吸震作用的運動鞋。


3.運動鞋不宜全新或太舊:要令腳部保持舒適。


4.操練或比賽完後應做些柔軟的伸展體操,休息後可熱水局部熱敷或浸泡腳,促進血液循環,舒展腳筋,或坐用腳輕踩小球或圓狀物件,運用腳底輕輕滾動按摩,刺激腳弓


5.跑者在訓練或比賽的過程中:如發現身體任何不適或疼痛,不要忽視它的存   在應該適度休息或停止訓練、比賽,若情況未見改善或加劇時應立即尋找專業醫生治療,避免延誤治療與復原時機而影響其運動生命。


註:以上資料部份取自健康與醫療網站,提供愛跑者參考與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洪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