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民間廣泛流傳用杜仲治病的食療方
(1)治療原發性坐骨神經痛
材料:杜仲20g、雞血藤30g、豬腰子2只同煮。
作法:以豬腰子煮熟為度,除去藥渣。
用法:溫服藥汁,食豬腰子。
(2)治腎虛腰痛
材料:杜仲20克、枸杞子30克、栗子7枚
作法:加清水共煮後去杜仲渣,入大米100克,文火熬成粥
用法:代早餐食。
(3)治中老年人陽痿遺精
材料:可每天用杜仲20克,豬腰子2只,核桃仁50克
作法:加水共煎後去杜仲渣
用法:吃豬腰子和核桃仁,喝湯。
(4)治老年人尿頻
材料:杜仲20克、雞內金20克(微炒研粉)、小茴香10克(微炒研粉)、大米100克
作法:先用水煎杜仲,去渣留汁,再放入雞內金、小茴香、大米煮成粥
用法:代晚餐食。
(5)治先兆流產
材料:杜仲、鹿角膠、阿膠各15克
作法:先加水煎煮杜仲,去渣留汁,然後入100克糯米煮成粥,再放入搗碎的鹿角膠和阿膠,邊煮邊攪,直至鹿角膠和阿膠溶化,放糖適量調味,服食
用法:每日1劑。一般連用3天,即可血止胎安。
3.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飲食療法
腰腿痛治療,無論是運用中醫、西醫或中西醫結合的治療,都應以飲食療法配合才能更好地促進醫療效果。在飲食療法中其中是以湯品為最主要的,各式各樣的湯品也有不同的適應症狀。
(1)豬腰煲杜仲
豬腰煲杜仲是最為廣東人所知的補腰骨湯品,民間有句口頭語“腰骨痛,豬腰煲杜仲”。其有補養肝腎、強筋健骨的功效,對足膝酸軟、腰背痛以及盜汗、小便頻數等有輔助治療作用。
材料:杜仲15-30g、豬腰1個。
作法:杜仲先置鍋裏,微火小炒,並灑上鹽水炒至微黃,然後與洗乾淨的豬腰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1000毫升(約4碗水量),先武火煲沸後,改用文火煲至1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為1人用。
適用:杜仲性溫,味甘、微辛,能“益肝腎,養筋骨”,“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攣”;豬腰性平味鹹,能“和理腎氣,通利膀胱”。同時杜仲還有降血壓和養胎的功效,此方湯有高血壓或懷孕的骨科疾病患者均可服用。
(2)川斷杜仲豬骨湯
川斷杜仲煲豬骨輔助治療剛發生的骨折、腰部損傷、腰腿痛等,為常用的骨科患者湯品。
材料:川斷25g、杜仲30g、豬排骨500g、生薑2片。
作法:川斷、杜仲用清水洗淨,浸泡30分鐘,然後各物一起放瓦煲內,加入清水1250毫升(約5碗水量),先武火煲沸,改為文火煲約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為1人用。
適用:川斷性溫,味苦、微辛,功能補肝腎、強筋骨,調血脈,《本草別錄》說它“止痛,生肌肉,腕傷,惡血,腰痛,關節緩急”;杜仲性溫,味甘、微辛,功能補肝腎、強筋骨和安胎,《本草經》說它能“主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豬骨性平味甘,有益腎、填髓、補骨的作用。
4. 民間常用的健骨強腰方
[方一]
材料:豬腎1枚,椒鹽適量,杜仲10克,蔥薑適量。
作法:杜仲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半個小時,濾取汁液;豬腎對剖兩半除去筋膜臊腺,切成腰花,加入杜仲汁、椒鹽、黃酒、食鹽和澱粉,拌勻,備用;蔥薑切片以熱素油爆炒蔥薑、腰花,至嫩熟、湯汁緊裹即可出鍋。佐餐食用。
功效:杜仲為杜仲科喬木植物杜仲的銀皮,含杜仲膠、樹脂、糖甙、有機酸等成分,功效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豬腎理腎氣,通膀胱;二者合用,共奏補腎強腰之功。適合於腎虛腰痛腳軟,陽痿遺精,頭痛眩暈者調養之用。久服可強健筋骨腰膝。
附註:本品原制法為“豬腰子一枚,切片,以椒鹽醃去腥水,入杜仲末3錢在內,荷葉包煨食之。”但腥臊味太大,一般人難以接受,遂改之。
[方二]
材料:豬腰1枚,杜仲10 g,鮮荷葉1張,花椒3 g,鹽少許。
作法:豬腰子洗淨切開,去白色筋膜,放入椒鹽水中浸半小時,撈出。杜仲搗爛,放人豬腰內部,用鮮荷葉包緊。鍋內加水適量,煨豬腰,文火煨熟。
功效:本方和理腎氣,通利膀胱,強壯筋骨。
適用:腎虛腰痛,身面浮腫,遺精盜汗,老年尿頻,多尿或淋瀝不已,婦產流產等症。
5. 轉骨秘方-中藥燉排骨
材料:黃耆三錢、粉光三錢、益智三錢、杜仲二錢、遠志二錢。
作法:先將藥材簡單沖洗一下,以三碗水加半杯米酒先浸泡兩小時,然後家小排骨三、四塊,放在電鍋中燉,大約燉一小時即可,一帖以一天內分三次吃完為原則。
功效:轉骨、開胃、增強智力、腦力。
用法:
1.通常要連吃一星期到十天,之後每半個月再服用三帖。
2.排骨更換為魚頭、豬龍骨、豬腦、雞肉。吃素者可改放豆腐。
- Nov 11 Mon 2013 09:57
杜仲的食譜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